立冬,其為冬季的第一個節(jié)氣,也意味著冬天就要來臨了。冬季是骨科疾病,特別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高發(fā)期,很容易讓人出現(xiàn)腰部肌肉的酸脹、疼痛。中老年人,特別是一些比較怕冷、容易受風寒侵襲的人,一定要注意腰椎間盤突出的防治。 近日,年近45歲的北京市民王女士在做家務過程中不慎扭到腰,腰部鉆心痛,被緊急送到有明中醫(yī)治療。經檢查是腰椎小關節(jié)紊亂發(fā)作,經“雙橋老太太”嫡孫羅勇院長十多分鐘的手法治療后,王女士的腰部疼痛得到緩解,整個人也感覺輕松許多。據(jù)羅勇院長介紹,近期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激增,接診量比平時要多。羅勇院長提示:近期腰突癥高發(fā)與寒流襲擊密切相關,腰部受寒是誘發(fā)腰突的關鍵因素。 天寒 腰椎病突然發(fā)難 醫(yī)生,我腰疼啊,動不得呀!前日,市民劉女士來到有明中醫(yī)求治。瞧她那架勢真夠痛苦的,在家人半抬半托的幫助下才進入診斷室;跟醫(yī)生說話吧,每個字也都哼哼呀呀的。她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劇烈發(fā)作,壓迫周遭神經,引發(fā)鉆心疼痛。經過羅院長手法治療后,劉女士說:“腰部不會那么痛了,舒服多了”。羅院長對患者說,“先治療3-5次看看,疼痛癥狀會慢慢緩解,一般是10次一個療程,平時要注意保暖!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,從35歲開始,隨著年齡的增長,組成椎間盤的纖維環(huán)就會開始變形。在壓力作用下,各纖維層之間膠原纖維發(fā)生斷裂,由淺層向深層發(fā)展直至髓核突出,從而引起椎間盤突出。長期久坐辦公或不當運動等會造成腰部慢性損傷,且肌肉對腰椎的保護作用也明顯下降;而寒濕侵襲更會使腰背部肌肉痙攣、小血管收縮,導致腰椎局部肌力平衡失調,加劇椎間盤突出的癥狀。 羅院長特別提到一個現(xiàn)象,就是一些腰椎病患者,特別是中老年患者,疼痛發(fā)作就吃止痛藥扛著,這是特別危險的。他說,長期吃止痛藥,不止掩蓋病情,耽誤腰椎疾病的及時治療;還會帶來嚴重的后果,如會引發(fā)胃潰瘍,甚至還會導致骨質疏松。對待腰椎疾病,正確的態(tài)度是加強預防、及時調節(jié),如是重癥則應果斷治療。前文提到的那位劉女士,其實以往就有椎間盤突出癥狀,但不僅沒有及早治療,平常還不注意運動方式及保暖。 預防 適當鍛煉加保暖 脊柱號稱人的第二生命線,是人的支柱與棟梁,內連五臟六腑,外接四肢百骸。脊柱損害是百病之源,和70多種疾病相關。脊柱中頸椎和腰椎的活動性最大,也最容易受傷,頸、腰痛也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(fā)病,切不可輕視。特別是中老年人,平時要有意識地積極預防,加強預防雖然不能完全避免疾病的發(fā)生,但至少對延遲發(fā)病時間和減輕病痛有明顯幫助。 我們平時可多做些對腰部有益的活動,比如用手在腰臀部上下搓,每次100下。這個部位有很多穴位,常搓可以溫陽通絡、益氣活血。此外,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注意,要多做運動,加強體育鍛煉,選擇一些適宜的運動項目,如老年人可以多打太極,防止骨質疏松;年輕人則要糾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勢,如長時間伏案工作等,防止慢性損傷。近段時間天氣嚴寒,必須注意腰部保暖,避免受寒,以免誘發(fā)腰椎病。 |